站在太阳下
胳膊很快被晒得发烫
(资料图)
干燥的风持续地吹着
没多久就感到口干舌燥
……
7月25日
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采访调研组
先后来到新疆
乌兰达布森边境检查站
和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探访民警在地表温度50℃的地方执勤
是什么样的体验
当天上午,记者一行到达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博州边境管理支队乌兰达布森边境检查站,这里位于G219国道阿拉山口市路段的戈壁滩上,夏季酷暑、冬季严寒,年均八级以上大风天气160余天。
此时,气温已达38℃,刚下车没多久记者就感受到了明显的燥热。在各通道口,执勤民警辅警正对过往车辆及司乘人员信息进行仔细查验,举手示意停车、检查身份信息……丝毫不受高温酷暑的影响。
“今天气温虽然38℃,但有小风,对我们来说已经算是凉快天了!”执勤民警杨智超说道,“前两天,这里的地表温度飙升至50℃以上,加上不间断地刮风,我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杨智超是该边境检查站的带犬执勤民警,主要职责是对重点车辆进行复查,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四年,皮肤被晒得黝黑。结束一班工作,他带着警犬冠明来到旁边的一角阴凉处纳凉,冠明坐在地上伸着大舌头呼呼喘气。“今天气温还可以,像前两天42℃的天气,警犬都会被地面烫到跳脚。”杨智超说。
“乌兰达布森边境检查站是扼守通往‘一带一路’亚欧枢纽、丝路新城阿拉山口市的咽喉要塞、门户窗口,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员和车辆从这里进出阿拉山口市,我们24小时轮班值守,昼夜奋战,时刻守护着来往平安。”乌兰达布森边境检查站副站长胡骞说,“虽然这里夏季酷热、冬天极寒,常年还被大风‘摧残’,但并没有‘吓退’我们的民警,反而磨炼了大家顽强的意志!”
探访完进入阿拉山口市的第一道关口,记者一行驱车20多分钟来到被称为“风口国门”的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近距离感受高温下护航中欧班列的执勤现场。
“温度最高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个小实验,将一颗生鸡蛋摊在铁轨上,用不了几分钟就能熟!”在跟随执勤民警前往铁路宽轨执勤现场的路上,民警郑威告诉记者。
脚底传来强烈的滚烫感,往远处望去更是热浪滚滚,到达执勤现场没多久,记者就感受到了来自地表的“腾腾热气”。“现在气温40℃,地表温度大约有50℃,这是我们近段时间里白天执勤时的常见温度。”执勤一队民警李峰峰边走边介绍这里的气温,并时不时蹲下身查看火车底部情况。
查缉出入境车辆需要走完整个车身,全程没有阴凉遮蔽,一趟下来要花近20分钟。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执勤民警除了需要做好列车底部情况检查外,还要爬到车顶,查看每一节车厢内的情况。“现在是下午三点钟,车体温度目前已超过50℃,我们要爬到车顶查看必须戴上电焊专用手套。”话毕,李峰峰和同事戴上手套,顺着梯子向车顶处攀爬。
在这里工作了五年的他,就算烈日当头,依然很迅速地攀爬到车顶。确认两节相邻的车厢内无异常情况后,他下至地面继续着下一节车厢的检查。
10多分钟后,终于从车尾走到了车头。这时李峰峰和同事又攀爬进入了车头内部。“我们主要是对火车驾驶人员及车头内部情况进行检查,加之刚才对车身进行的一系列细致查缉,都是为了全力保证出入境车辆平安。”在狭小的车头空间里,机器轰鸣,李峰峰边检查边大声地介绍到。
检查完毕下车后,李峰峰和同事举手敬礼、目送列车离开,这列即将驶出国门的火车发车了……
人民公安报融媒体报道组
执笔/摄影丨陆瑞兰
来源: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