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某“媒体人”(南方周末媒体人郑硕)在朋友圈发了个小作文痛斥涿州地方官员,称前天涿州一个镇的书记,拒绝了他们的捐赠,理由很简单,书记不愿他们介入执行,要锁入大仓。昨晚就收到了当地的求助,五千人没饭吃,且录音齐全(那你倒是放出来啊,只会在朋友圈写小作文无能狂怒是吧),然后就是对涿州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阵骂娘。
微博认证为公益博主,且目前身在涿州抢险救灾前线参与现场救援的成都蓝豹应急救援队成员@碎叫的博主辟谣称:
我从第一天就在涿州,涿州没有任何一天有5000人没饭吃,要真有5000人没饭吃,镇书脊早被群众拿去打窝了。我想问这位记者,你带了多少物资?跟哪个村对接的?你先了解过该村需求吗?你联系过该村对接接收吗?
(相关资料图)
我希望这位记者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来和我一起讨个真相,是哪个镇5000人没饭吃?
我们平均每天2000件方便面发出去,更别说别的基金会、社会捐赠、政府物资了,5000人没饭吃,水里的我们发的面包
我为什么说不可能,因为我们有专门的团队在做求助信息收集。就算在水淹期间,一个家里缺奶粉的个案求助,能在不同渠道被不低于50个人通过不同渠道传到我们手里。要是5000人没吃的,我们信息收集的会被求助信息打瘫痪的。而百尺竿镇接到的缺少水和食品的求助,前后加起来不过百例。
受灾群众往往在求助的时候会为了引起重视会夸大,比如家里没多少存粮了,他们求助会说饿了两天了。我们信息小组会核实,这个区域还有没有积水,这个区域已知的公益组织有没有去发过食品,如果真没有,那马上会评估需求并快速发给一线的救援队,物资就会立马向该地区倾斜。专业救援是有后台信息支持的。
昨天的涿州十二问中也有对“见灾不救”的解释:
“见灾不救”可能会出现在救援人员没有收到救援消息的情况下。
基本上,成熟的救援团队都会有后方信息收集及审核平台。工作人员或志愿者通过网络等方式广泛收集灾情信息,进行整合和筛选。重点有两个:一是判断求救信息的真伪性,二是确认是否已被救援。信息传播会滞后。
被筛选后的求救信息,会按照紧急程度和区域归类,再由后方通知给一线救援人员,救援人员会根据灾民的紧急情况进行研判,确定每日的救援区域和任务。
此外,不同救援团队的后方平台信息尚未完全打通。
重点在于政府拒绝了“介入执行”,也就是后续分发等工作。
微博大V@拆台CT:
涿州某镇的书记,为什么要拒绝媒体介入执行?
答案当然是,救援就是要有统一调度,如果任由民间组织胡乱指挥,起到的作用可能只是帮倒忙。
问题是,你捐了多少,就想要整个镇的捐赠事务控制权,第四权也能干涉救灾物资分配了?某些网红去灾区,借口分发物资博取一波流量跟名声,完了将物资再收回来,这几天在涿州又不是没有。哪怕需要分发也是当地政府、第三方、红会,他们不比你更了解情况?镇政府都忙着救灾跟重建呢,哪有时间顾得上你捐的三瓜俩枣搞出的事。
但是这样一个小作文被广泛转发,似乎也能够说明,围观群众更多是出于情绪而作出选择。
@拆台CT:
前南方周末媒体人李铁就在社交平台发表评论称,“过高的道德热情与过低的智商交相辉映,经常用反对政府的口号来掩饰自己学术素养的极度匮乏。”
当然,他们的道德热情是否过高,他们的智商又是否低下,其实也是个值得商榷的事情。
但上述言论能够被争相转发,似乎也能够说明,围观群众更多是出于情绪而作出选择。
所谓的民意,更有可能是经人绑架后的民意。
于我而言,与其说媒体人郑硕的这番言辞是过高道德与过低智商的产物,不如说是人为制造出链接点,以方便其他媒体人做评论,最后经由媒体形成社论,从而实现对地方形象的负面评价。
弱传播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仇恨更能聚集人心,没有什么比消灭仇敌更能释放力量。
以愤恨作为一切的起点,显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达成自己的目的。
只是可惜,这番举着正义大旗的做法,与真正的正义毫无关系。
他们从未在乎过灾民,他们在乎的从来只有:自己的勾当能否实现。
可怜一群人被当成猴子戏耍,还要为对方的戏耍拍手称快。